社交软件被骗一个月后报警会怎么处理?


当在社交软件上被骗一个月后选择报警,警察通常会按照以下流程和方式进行处理。 首先是受理环节。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九条,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都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核对无误后,由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自动投案人签名、捺指印。必要时,应当录音或者录像。所以,即便距离被骗过去了一个月,只要符合受理条件,公安机关是会受理案件的。这里的受理条件就是有犯罪事实发生,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接着是初查。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会迅速进行审查,判断是否有犯罪事实存在。在这个阶段,警察可能会向报案人询问详细的情况,比如在社交软件上与诈骗者的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因为距离被骗已经过去一个月,一些证据可能已经湮灭或难以获取,报案人应尽量提供尽可能多的线索,以帮助警方判断案件性质。 如果经过初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八条,公安机关会制作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一旦立案,警方就会展开侦查工作,通过调查诈骗者的社交软件账号信息、资金流向等方式,尽力抓捕犯罪嫌疑人,追回被骗的财物。 要是经过审查,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公安机关会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三日以内送达控告人。控告人如果对不立案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七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三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并将决定书送达控告人。 总的来说,虽然距离被骗过去了一个月,但仍然要及时报警。报警后要积极配合警方的工作,尽量提供有用的线索和证据,以增加追回损失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