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逃逸后交警会怎么处理?


当发生车辆逃逸情况后,交警会按照一套规范的流程来处理。首先,交警接到报案后,会迅速展开调查工作。他们会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勘查。现场勘查的目的是收集与事故相关的各种证据,比如事故现场的痕迹,像刹车印、碰撞碎片等,这些痕迹能够帮助交警判断事故发生时车辆的行驶状态和碰撞情况。同时,交警还会寻找现场的目击证人,了解事故发生的具体经过和逃逸车辆的特征。这一阶段主要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该规定明确了交警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应当及时、全面、客观地收集证据。 在收集完现场证据后,交警会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查找逃逸车辆和驾驶人。他们会调取事故发生路段的监控视频,通过视频来确定逃逸车辆的车牌号、车型、颜色等信息。如果监控视频不够清晰或者没有覆盖到事故现场,交警还可能会借助公安系统的其他技术手段,比如车辆卡口信息、卫星定位等,来追踪逃逸车辆的行驶轨迹。这是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其中规定公安机关有权运用各种侦查技术手段来侦破案件。 一旦确定了逃逸车辆和驾驶人的身份,交警会依法对其进行传唤。如果逃逸驾驶人拒不配合,交警可以采取强制措施,比如拘传等。对于逃逸的驾驶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如果逃逸行为构成犯罪的,比如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处理事故的同时,交警也会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就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协商赔偿事宜。如果双方无法达成调解协议,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