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是如何认定诈骗的?
我前阵子和人做了笔交易,对方收了钱后就联系不上了,感觉自己像是被骗了。我想去派出所报案,可又不太确定这到底算不算诈骗。我想知道派出所一般是依据什么来认定诈骗的呢,有哪些具体的标准和流程?
展开


派出所认定诈骗通常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下面为您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诈骗。简单来说,诈骗就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从主观方面来看,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故意。也就是说,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钱物归还给对方,而是想自己占有。比如,张三编造自己有内部渠道能买到低价热门商品的谎言,收取李四的货款后就消失不见,这种情况就很可能存在非法占有的故意。 客观方面,行为人要实施了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行为。虚构事实就是编造根本不存在的事情,隐瞒真相则是故意不透露真实情况。例如王五自称是某知名企业高管,可以帮赵六安排工作,收取费用后却没有任何实际行动,这就是虚构事实的行为。 关于数额方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不过,各地区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上述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派出所认定诈骗时,一般会先接受当事人的报案,然后进行初查。他们会收集相关证据,比如聊天记录、转账记录、证人证言等。如果经过初步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就会立案侦查。在侦查过程中,会进一步调查核实各种情况,最终根据事实和证据来确定是否构成诈骗犯罪。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