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分包要怎样承担违约责任?


违法分包是指在工程建设领域,违反法律规定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或个人,或者将工程分包给不符合法定程序要求的主体的行为。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也会给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潜在风险。 在违约责任承担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在违法分包的情况下,如果因为违法分包导致合同无法正常履行,或者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等违约情形,违约方需要承担相应责任。 继续履行是指在违法分包方违约后,若该合同仍有履行的可能和必要,受损方有权要求其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完成分包工程。例如,若分包工程只完成了一部分,且剩余工程仍可由该违法分包方继续完成,受损方可以要求其继续施工。 采取补救措施主要是针对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二条规定,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对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受损害方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选择请求对方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在违法分包中,如果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受损方可以要求违法分包方对有问题的部分进行修理、重作等,以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 赔偿损失是违法分包中常见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在违法分包情形下,受损方的损失可能包括直接损失,如为修复工程质量问题而支出的费用;也可能包括间接损失,如因工程延误导致的预期收益损失等。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的,或者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因此,违法分包除了承担违约责任外,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