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应付股东的资本公积该怎么计算?

我是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对公司应付股东的资本公积计算方法不太清楚。公司最近有股东权益变动相关的情况,我想知道按照法律规定,应付股东的资本公积具体该怎么算,希望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view-more
  • #资本公积
  • #股东权益
  • #公积计算
  • #公司法
  • #权益核算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投资者的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它是一种与企业收益无关而与资本相关的贷项。简单来说,就是股东投入的钱比他在公司注册资本里占的份额多出来的那部分,或者一些直接影响所有者权益的收益和损失。 计算应付股东的资本公积,要根据不同的形成情况来进行。在股东投入资本的情况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当股东投入的资本超出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时,超出部分就计入资本公积。例如,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A股东占比10%,也就是他在注册资本中的份额是10万。但A股东实际投入了15万,那么超出的5万就应计入资本公积。计算公式为:资本公积 = 股东实际投入资本 - 股东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 在企业接受捐赠的情况下,企业接受的捐赠也会形成资本公积。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全部计入资本公积。不过,这种情况在实际操作中相对较少,并且可能会涉及到税务等相关问题。根据相关会计准则,企业应按照捐赠资产的公允价值入账。 对于法定财产重估增值,当企业按照规定对资产进行重估时,资产的评估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也会形成资本公积。比如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重估,原来账面价值是50万,重估后价值为60万,那么这10万的增值部分就计入资本公积。但需要注意的是,法定财产重估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并且要有合法的评估报告等依据。 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中,当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的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时,投资企业应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资本公积。例如,被投资单位因接受其他股东的捐赠等原因导致资本公积增加,投资企业按比例计算应增加的资本公积金额。这体现了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权益变动的相应调整。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