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工作时间该如何计算?


连续工作时间,简单来说就是员工不间断地为同一个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服务的时间。不过,这里面有很多不同的情况,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一般情况下,连续工作时间从员工进入用人单位开始工作的那一天起计算。例如,小李2020年1月1日入职A公司,一直工作到现在,那么他在A公司的连续工作时间就是从2020年1月1日开始计算。 当涉及到劳动合同续签时,连续工作时间也会连续计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比如,小张在B公司工作了5年后,劳动合同到期又续签了3年,那么他在B公司的连续工作时间就是8年。 还有一种情况是,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属于“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一)劳动者仍在原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工作,劳动合同主体由原用人单位变更为新用人单位;(二)用人单位以组织委派或任命形式对劳动者进行工作调动;(三)因用人单位合并、分立等原因导致劳动者工作调动;(四)用人单位及其关联企业与劳动者轮流订立劳动合同;(五)其他合理情形。比如,因为公司合并,员工从甲公司被安排到乙公司工作,那么员工在甲公司的工作时间会合并计算到乙公司的工作时间里。 如果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了间断,且间断原因是劳动者本人主动离职,那么连续工作时间通常会重新计算。比如,小王在C公司工作了3年后主动辞职,过了一年又重新回到C公司工作,那么他在C公司的连续工作时间就从重新入职的那天开始计算。 总之,计算连续工作时间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依据具体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来判断。如果你在计算连续工作时间上遇到问题,可以咨询专业的劳动法律师或者相关劳动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