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判决生效日如何计算?
我被判了缓刑,但不太清楚这个缓刑判决生效日是怎么算的。是从法院宣判那天开始算,还是从收到判决书的时候算呢?我担心这个日期计算不对会影响我的缓刑执行,所以想弄清楚具体是怎么计算的。
展开


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对于缓刑判决生效日的计算,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如果是一审判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也就是说,一审缓刑判决在过了上诉、抗诉期限后才生效。例如,你在5月1日收到判决书,那么从5月2日开始计算上诉期限,10天的上诉期到5月11日结束。如果在这10天内,被告人、检察院都没有提出上诉、抗诉,那么判决就从5月12日起生效。 其次,要是二审判决,因为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一经作出立即生效。也就是说,二审法院作出缓刑判决后,这个判决马上就具有法律效力,缓刑判决生效日就是二审判决宣告之日。 了解缓刑判决生效日的计算方式很重要,因为它关系到缓刑考验期的起始时间和罪犯的权利义务等方面。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疑问,建议及时与相关司法机关沟通,以确保缓刑的正确执行。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