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入账价格如何计算?


投资入账价格的计算方式会因投资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几种常见投资类型的入账价格计算方法。 首先是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像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入账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这里的公允价值就是市场上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情况下所达成的价格。比如,您花10万元购买了某公司的股票,同时支付了1000元的交易费用,那么该股票投资的入账价格就是10万元,而1000元的交易费用要单独核算,计入当期损益。 其次是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常见的就是债券投资。根据准则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入账金额。如果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例如,您以102万元的价格购入面值为100万元的债券,其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2万元,同时支付交易费用1万元,那么该债券投资的入账价格就是101万元(102 - 2 + 1)。 再者是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如果是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又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以支付现金、转让非现金资产或承担债务方式作为合并对价的,应当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企业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付出的资产、发生或承担的负债、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之和。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包括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最后是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其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入账金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