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预扣法和不累计预扣法有什么区别?


累计预扣法和不累计预扣法是在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过程中采用的不同方法,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它们的区别。 累计预扣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依据《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规定,这种方法让纳税人在年初预扣预缴税额较少,随着收入的增加,预扣预缴税额也会相应增加。比如,员工小李每月工资10000元,三险一金扣除1000元,有一个子女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可扣除1000元专项附加扣除,每月减除费用5000元。1月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0 - 5000 - 1000 - 1000 = 3000元,对应税率3%,预扣税额为3000×3% = 90元;2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0×2 - 5000×2 - 1000×2 - 1000×2) = 6000元,累计预扣税额为6000×3% = 180元,2月当月预扣税额为180 - 90 = 90元。 不累计预扣法,通常是对每次取得的收入单独计算预扣预缴税额,不考虑之前月份的收入情况。以劳务报酬所得为例,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比如,小张取得一次劳务报酬3000元,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 - 800 = 2200元,预扣率为20%,则预扣税额为2200×20% = 440元。若他下个月又取得一次劳务报酬5000元,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1 - 20%) = 4000元,预扣税额为4000×20% = 800元,两次劳务报酬的预扣计算相互独立。 总的来说,累计预扣法更适合工资薪金等连续性收入,能使纳税人全年的税负更加均衡;不累计预扣法多适用于劳务报酬等非连续性收入,更侧重于每次收入的即时纳税。






- 欠了银行79万无力偿还会有什么后果?
- 结婚后父母买的房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 法庭上提供假的证据会构成犯罪并被判刑吗?
- 死缓限制减刑规定是什么意思?
- 什么和人民法院有关?
- 什么是死刑立即执行,相关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 离婚后迁移孩子户口是否需要抚养权方同意?
- 工会的二次报销由谁拨款?
- 驾驶证换证体检可以在异地进行吗?
- 刑事拘留期间家属是否可以探望?
- 脊膜瘤手术后感染是否属于医疗事故?
- 男女家暴会被判刑吗?
- 工伤正中神经损伤如何赔偿?
- 闯红灯驾驶人被处罚后该怎么办?
- 开一个流动人口居住证明需要什么材料?
- 医疗纠纷是由医闹引起的吗?
- 夫妻一方起诉离婚需要带什么证件?
- 行政诉讼中如何进行财产保全?
- 各地强制拆迁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大家都在问
- 欠了银行79万无力偿还会有什么后果?
- 结婚后父母买的房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 法庭上提供假的证据会构成犯罪并被判刑吗?
- 死缓限制减刑规定是什么意思?
- 什么和人民法院有关?
- 什么是死刑立即执行,相关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 离婚后迁移孩子户口是否需要抚养权方同意?
- 工会的二次报销由谁拨款?
- 驾驶证换证体检可以在异地进行吗?
- 刑事拘留期间家属是否可以探望?
- 脊膜瘤手术后感染是否属于医疗事故?
- 男女家暴会被判刑吗?
- 工伤正中神经损伤如何赔偿?
- 闯红灯驾驶人被处罚后该怎么办?
- 开一个流动人口居住证明需要什么材料?
- 医疗纠纷是由医闹引起的吗?
- 夫妻一方起诉离婚需要带什么证件?
- 行政诉讼中如何进行财产保全?
- 各地强制拆迁是否属于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