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如何计算?

我想了解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计算方法。我在做一些经济数据的分析,涉及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个指标,但不太清楚它是怎么算出来的,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可支配收入
  • #收入计算
  • #居民收入
  • #统计方法
  • #人均收入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计算这个指标,对于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等有着重要意义。 计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先要算出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工资性收入就是大家通过打工、上班拿到的工资、奖金、津贴等报酬。经营性净收入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获得的收入,比如开小店、办工厂等扣除成本后的盈利。财产性净收入是通过拥有的财产获得的收入,像利息、租金等。转移性净收入则是指政府、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之间的收入转移,比如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等,扣除居民对政府、单位、社会团体的经常性转移支出后的净额。 得到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后,用这个总额除以常住人口数量,就得到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公式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转移性净收入)÷常住人口数。 相关法律虽未直接规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计算方法,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等法律中强调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等原则。统计部门在计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时,必须严格按照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程序进行,以确保数据能真实反映居民的收入情况。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