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合疗如何报销?


外地合疗报销是指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员在参保地以外的地区就医后,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医疗费用报销的过程。合疗全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关于外地合疗报销,首先要了解报销的条件。一般来说,参保人在外地就医,需是因急诊急救或者按规定办理了转诊转院手续等符合规定的情形。如果是因急诊就医,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参保地合疗管理部门报备。例如,有的地区要求在急诊入院后的3个工作日内电话告知参保地合疗经办机构。 其次是报销所需的材料。通常包括患者的身份证、户口本、合疗证(卡)、住院发票原件、费用明细清单、出院小结、诊断证明等。如果是转诊就医的,还需要提供转诊转院审批表。这些材料是证明就医情况和费用的重要依据,务必妥善保管并按要求准备齐全。 报销的流程大致如下:第一步是备案,在就医前或就医后规定时间内,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向参保地合疗管理部门备案就医地点、医院名称等信息。第二步是就医结算,在出院时,有些地区可以在就医医院直接进行联网结算,参保人只需支付个人自付部分;若不能直接结算,则需先全额垫付医疗费用。第三步是回参保地报销,参保人携带上述准备好的报销材料,到参保地合疗经办机构办理报销手续。经办机构审核通过后,会按照规定的报销比例和标准将报销金额支付给参保人。 报销比例方面,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外地就医的报销比例会低于本地就医。以某地区为例,在本地乡镇卫生院就医报销比例可能达到90%,而在外地三级医院就医,报销比例可能为50% - 60%。具体的报销比例和标准可咨询参保地合疗管理部门。 相关法律依据主要是各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这些规定明确了合疗的参保、报销等具体事项,是外地合疗报销的重要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