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应收账款应该如何进行控制?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在商业活动中,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控制至关重要,以下从几个方面为你介绍相关法律措施。 首先,在交易前,要做好客户的信用调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合同订立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义务如实提供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所以,企业在与客户进行交易前,应尽量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等。可以通过查询客户的工商登记信息、银行信用记录等方式,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以此来决定是否与客户进行交易以及交易的额度和方式。 其次,在交易过程中,要签订规范的合同。合同是保障企业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件。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合同中应明确约定交易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付款方式、付款时间、违约责任等条款。特别是付款时间和违约责任条款,要明确具体,以便在客户违约时,企业能够依据合同追究其责任。 再者,要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企业应建立应收账款台账,及时记录应收账款的发生、收回情况。定期与客户进行对账,确保双方账目一致。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据前条规定仍不能确定的,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依照规定履行。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所以,企业在对账时,要注意明确账款的金额和还款时间。 如果客户出现逾期付款的情况,企业要及时进行催收。可以先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进行沟通,了解客户逾期付款的原因。如果客户确实存在困难,可以协商制定还款计划。如果客户恶意拖欠,企业可以根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采取法律手段追讨欠款。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企业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客户支付欠款及逾期利息等损失。 此外,企业还可以考虑采用债权转让、保理等方式来处理应收账款。债权转让是指债权人将其应收账款的债权转让给第三方,由第三方来追讨欠款。保理是指企业将其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企业提供融资、应收账款管理等服务。这些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总之,企业对应收账款的控制要贯穿于交易的全过程,通过多种法律手段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