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老赖转化为刑事案件处理?


在法律领域,“老赖”通常指那些有能力执行法院判决、裁定却拒不执行的人。若要将老赖的行为转化为刑事案件,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我们得明确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其中,“有能力执行”是指根据查实的证据证明,负有执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义务的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具有履行特定行为义务的能力。 那么,哪些情形属于“情节严重”呢?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若发现老赖存在上述情形,可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人民法院认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第三项规定的,以自诉案件立案审理:负有执行义务的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侵犯了申请执行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申请执行人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对负有执行义务的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另外,也可通过向公安机关报案的方式,让公安机关介入调查。若公安机关认为老赖的行为构成犯罪,会按照刑事诉讼程序进行处理。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证据,比如老赖转移财产的证据、拒不配合执行的相关记录等,这些证据对于追究老赖的刑事责任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