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套取国家农机补贴该如何定罪?
我亲戚开了个农机店,最近被怀疑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套取国家农机补贴,现在一家人都很担心。想知道具体法律上对于这种行为是怎么定罪的,不同的套取金额又会有怎样不同的处罚?
展开


非法套取国家农机补贴的行为,一般会被认定为诈骗罪,以下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从法律概念上来说,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在非法套取国家农机补贴的情境中,行为人往往通过虚构购买农机的事实、隐瞒真实的购买情况等手段,来骗取国家发放的农机补贴资金,这种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其次,关于定罪的法律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年12月16日)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也就是说,当行为人通过非法套取国家农机补贴,诈骗数额达到3千元以上时,就会被认定构成诈骗罪。 再者,不同的诈骗数额会有不同的量刑标准。如果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国家的补贴政策是为了扶持相关产业和保障农民等群体的利益,任何非法套取补贴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