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占罪社会危害性小,大多数涉及亲朋好友,如何处理?
最近在处理一些家庭财务纠纷时,发现涉及到侵占罪的问题,但当事人都是亲朋好友,社会危害性看起来也不大。这种情况下,法律会如何处理?是否会有特殊的考量?希望能了解具体的法律依据和处理方式。
展开


侵占罪是指将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规定,侵占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在涉及亲朋好友的情况下,虽然社会危害性可能相对较小,但法律并不会因此减轻处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陌生人,只要构成侵占罪,都将依法处理。 然而,在实际司法实践中,法院可能会考虑具体情节和社会危害性,酌情处理。例如,如果侵占行为情节轻微,且双方达成和解,法院可能会从轻处罚或免予刑事处罚。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对于初犯、偶犯,且积极退赃、赔偿损失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因此,在处理亲朋好友之间的侵占案件时,积极和解和退赃是减轻处罚的有效途径。 总之,虽然亲朋好友之间的侵占罪社会危害性较小,但法律不会因此豁免。当事人应积极采取措施,争取从轻处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