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罪得到谅解后会怎么处理?
我之前开车不小心肇事了,现在心里特别愧疚。经过和受害者家属沟通,他们愿意给我出具谅解书。我现在特别想知道,有了这个谅解书之后,法律上会对我这个肇事罪的案子怎么处理啊?会不会从轻处罚,还是有其他的处理方式呢?
展开


在法律层面,肇事罪一般指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当肇事罪得到谅解后,在处理时会有一定的不同。 首先,从刑事诉讼程序上来说,谅解书在不同阶段都可能对案件走向产生影响。在侦查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也就是说,如果肇事人与受害者达成谅解,公安机关在综合考虑案件情况后,有可能在移送审查起诉时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 在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且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案件,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刑事诉讼法》也明确了这一点,这体现了法律对于和解、谅解情况的考虑,给予了检察院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到了审判阶段,谅解书也是法院量刑时的重要考量因素。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法院会根据具体的肇事情况,结合谅解书等情节,对被告人作出合理的量刑判决。 总的来说,肇事罪得到谅解后,无论是在刑事诉讼程序的推进上,还是最终的量刑结果,都有可能得到相对从宽的处理。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免除刑事责任,具体的处理结果还是要依据案件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