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土地纠纷该如何处理?
我家在农村,最近和邻居因为一块地的边界问题起了争执,双方都觉得自己有理。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该怎么解决,是自己和对方商量,还是找哪个部门来处理呢?想了解一下处理土地纠纷都有哪些方式和途径,哪种比较合适。
展开


当遇到土地纠纷时,有多种处理方式。 首先是协商解决。这是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纠纷双方在自愿、平等、互谅的基础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直接就争议土地进行沟通协商,尝试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成本低、效率高,还能维持双方关系的和谐。比如,两户村民因为土地边界问题有纠纷,他们可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根据土地承包证上的记载等相关依据来确定边界。 其次是调解解决。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进行调解。这些调解组织熟悉当地情况,能够依据政策和情理,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像村里的长辈、村干部对村里土地情况比较了解,他们出面调解,从情理和村里的情况出发,更有利于纠纷的解决。 然后是行政处理。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例如,两个村子因为一片集体土地的归属有争议,就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来处理。 最后是诉讼解决。若协商、调解不成,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判决。通过诉讼解决土地纠纷,能够给予当事人具有强制执行力的结果,但程序相对复杂、耗时较长。 在处理土地纠纷时,还需遵循一定原则,比如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面都不得改变土地现状,不得破坏土地上的附属物,不得影响生产和在有争议的土地上兴建建筑物和变更附着物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