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力赡养该如何判定?
我想了解一下在法律层面,对于有能力赡养是怎么判定的。家里最近在赡养老人的事情上有些分歧,不知道怎么衡量谁有没有能力承担起赡养责任,就想知道到底怎样就算是有能力赡养老人 。
展开


在法律上,判定一个人是否有能力赡养,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 首先,经济收入能力是重要标准。这包括有无正常的经济来源。如果一个人有稳定的工作,每月有固定收入,这通常表明具备一定经济基础来履行赡养义务。相反,如果没有稳定收入,连自己及家庭正常开支都难以维持,比如其劳动所得不足以支付房租、水电费、日常生活开销等,可能就不具备赡养能力。 其次,个人资产情况也会被考虑。名下有房产、存款、车辆等资产,意味着在经济上有一定的保障,更有能力在经济上供养老人。若名下没有任何资产,经济较为窘迫,对判定其赡养能力也有影响。 再者,劳动能力是关键因素。具备劳动能力,就有通过劳动获取收入的可能。要是丧失了劳动能力,比如因残疾、重大疾病无法工作,那么履行赡养义务可能存在困难。 法律依据方面,《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这明确了赡养是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同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指出,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在实际判定中,法院会综合这些因素,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比如,有子女虽收入不高,但有稳定工作,名下有一些存款,身体状况良好能正常工作,这种情况下就可能被判定有能力赡养老人;而若子女长期失业,没有存款,还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工作,那可能被认定缺乏赡养能力 。 相关概念: 赡养:即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方面以及生活起居等方面提供的援助与照顾。 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