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主次责任怎么确定?
我前段时间开车出门,和另一辆车发生了碰撞。现在交警在认定事故责任,说可能会划分主次责任。我不太清楚这个主次责任是依据什么来确定的,想知道具体的判断标准和方法,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呢?
展开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的确定,在交通事故处理中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事故双方的责任承担和赔偿比例。 从法律概念上来说,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对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作出的具体认定。其中主次责任的划分,就是确定双方在事故中过错的大小比例。 在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是确定交通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根据该规定第60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在实际操作中,交警会考虑多种因素来确定主次责任。例如,当事人是否遵守交通规则,像是否闯红灯、超速、逆行等;车辆的行驶状态,如是否保持安全车距、是否按规定让行等;还有事故发生时的环境因素,如天气、路况等。一般来说,对事故发生起主要作用、过错较为严重的一方承担主要责任,另一方承担次要责任。主次责任的比例通常为70%和30%,但这不是绝对的,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调整。如果双方对事故责任认定有异议,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