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判定故意伤人罪?


判定故意伤人罪,需要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来综合考量。 首先是主观方面,犯罪嫌疑人必须具有故意的心态。这里的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就是犯罪嫌疑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且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比如张三拿着刀,明确就是要砍伤李四,这就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则是犯罪嫌疑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持一种放任的态度。例如王五在人群中随意挥舞棍棒,他知道可能会打到别人,但还是继续这么做,这就属于间接故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其次是客观方面,犯罪嫌疑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这里的“非法”很重要,如果是正当防卫等合法行为造成他人伤害,就不构成故意伤人罪。而且伤害行为必须和他人身体受伤的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直接导致了他人受伤。比如赵六推了孙七一下,孙七摔倒后磕破了头,赵六的推搡行为和孙七的受伤之间就有因果关系。 最后,关于伤害结果,一般来说,要达到轻伤以上的程度才构成故意伤人罪。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轻伤是指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只有当综合考虑以上主观和客观等多方面因素,并且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时,才能判定构成故意伤人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