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如何判定?
我前几天开车的时候好像和别人的车擦碰了一下,当时我没感觉到就直接开走了。后来对方车主联系我说我肇事逃逸,我很疑惑,我 也不是故意的啊。我想知道在法律上肇事逃逸到底是怎么判定的呢?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肇事逃逸,简单来说,就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而逃跑的行为。以下从几个方面为您详细讲解肇事逃逸的判定:
主观方面,逃逸者必须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这意味着如果只是因为害怕现场混乱而暂时离开,之后又主动返回配合处理事故,一般不认定为肇事逃逸。例如,张三在发生轻微碰撞后,因现场围了很多人感到害怕,便开车去附近报警,随后返回现场,这种情况就不能认定为逃逸。《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明确了主观故意的要求。
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在事故发生后实施了逃离现场的行为。这里的逃离现场并不局限于直接驾车离开,还包括弃车逃跑等情形。比如李四在撞车后,因为害怕被追究责任,直接弃车徒步逃离现场,这也属于肇事逃逸。同时,无论事故大小,只要有逃避责任的逃离行为,都可能被认定为肇事逃逸。即使是轻微的刮蹭事故,若行为人选择逃跑,同样构成肇事逃逸。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也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比如明明知道发生了事故,但假装不知道而继续行驶;自认为对事故没有责任而驾车离开;有酒驾、无证驾驶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又返回等情况。例如王五酒驾撞车后,因为害怕酒驾被查,先弃车离开现 场,等酒精代谢差不多了又返回,这种情况就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总之,肇事逃逸的判定需要综合考虑主观故意和客观行为等多方面因素。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建议当事人及时停车,保护现场,积极配合处理,避免因错误的选择而承担更严重的法律后果。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网贷停息挂账会影响征信吗?
车祸出院后理赔有期限吗?
离婚时家庭暴力的证据有哪些,有相关法律规定吗
资不抵债时欠款该如何清偿?
交通事故确实无力赔偿会有哪些后果?
司法冻结去人民法院能解冻吗?
诈骗累计次数与刑拘有什么关系?
东三省最新的拆迁文件是什么样的?
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办案时不会通过什么方式呢?
销售退回属于所有者权益吗?
在哪些情况下需要抵押车辆?
双方都同意离婚怎样离最快?
婚后财产协议包括哪些内容?
肇事罪最轻的三个标准是什么?
村里征地是否按户补偿?
愉快保可以报销生育费用吗?
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的区别是什么?
一份有效的遗嘱要具备哪些条件?
国家高速公路征地补偿如何赔偿?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