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纠纷的管辖法院怎么确定?
家里老人去世后,留下了一些房产和存款,几个兄弟姐妹在遗产分配上产生了分歧,不知道该去哪个法院起诉解决这个遗产继承纠纷。想了解一下,法律上对于遗产继承纠纷的管辖法院是如何确定的呢?
展开


在遗产继承纠纷中,确定管辖法院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案件能否顺利进行以及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下面为你详细解释遗产继承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专属管辖的概念。专属管辖是指法律强制规定某类案件只能由特定法院管辖,其他法院无权管辖,也不允许当事人协议变更管辖。对于遗产继承纠纷,就适用专属管辖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通俗来讲,就是被继承人去世时他的户籍所在地。如果被继承人经常居住在另一个地方,并且居住时间连续满一年以上,这个经常居住地也可以视为住所地。比如,老人一直生活在A市,在A市去世,那么A市就是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当地法院就有管辖权。 主要遗产所在地,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遗产中有不动产,比如房子,那么房子所在地通常就是主要遗产所在地。因为不动产具有不可移动性,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关系紧密。如果遗产主要是存款、股票等动产,就要看这些动产的存放地、登记地等情况。要是大部分存款存在B市的银行,那么B市就可能被认定为主要遗产所在地,B市的法院就有权管辖该遗产继承纠纷。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和主要遗产所在地不在同一个地方,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当事人进行诉讼,便于法院调查取证、查明案件事实,同时也有利于判决的执行。总之,准确确定管辖法院是处理遗产继承纠纷的重要第一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