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罪中案值是如何认定的?


在商标犯罪案件中,准确认定案值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罪与非罪的判定,也影响着量刑的轻重。下面我们详细探讨商标罪中案值的认定方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商标罪。商标罪是指违反商标法规,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破坏商标管理制度,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常见的商标罪包括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等。 对于商标罪中案值的认定,主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对不同情形下的案值计算方式作出了规定。 在计算已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时,按照实际销售的价格计算。这意味着,如果侵权者已经将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出去,那么这些商品实际卖出的价格总和就是这部分案值。例如,某商家销售了100件假冒注册商标的衣服,每件售价200元,那么已销售部分的案值就是20000元。 如果侵权产品没有标价或者无法查清其实际销售价格的,按照被侵权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市场中间价格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被侵权产品的平均市场价格。这样规定是为了防止侵权者故意不标价或者隐瞒实际销售价格,以逃避法律制裁。例如,查获一批没有标价的假冒名牌手表,就需要按照该品牌手表的市场中间价格来计算这批手表的案值。 此外,对于尚未销售的侵权产品的价值,按照标价或者已经查清的侵权产品的实际销售平均价格计算。如果没有标价或者无法查清实际销售价格的,则按照被侵权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比如,执法部门查获了一批准备销售但尚未卖出的假冒化妆品,若能查到该化妆品之前的实际销售平均价格,就按照这个平均价格计算这批化妆品的案值;若查不到,则按照正品化妆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 在司法实践中,准确认定案值还需要结合具体的证据和案件情况。相关部门会通过调查侵权产品的生产、销售记录,收集发票、合同等证据来确定案值。同时,为了保证认定的公正性和准确性,还可能会聘请专业的鉴定机构对侵权产品的价值进行评估。总之,商标罪中案值的认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事实进行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