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重婚罪与非罪的界限?


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要区分重婚罪与非罪的界限,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判断。 首先,从法律婚姻关系层面来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已经进行合法结婚登记,有了法律承认的配偶后,又与他人去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这显然构成重婚罪。比如,甲和乙已经登记结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甲又和丙去登记结婚,甲就构成了重婚罪。 其次,对于事实婚姻的情况。在我国,虽然现在不承认事实婚姻具有法律效力,但在重婚罪的认定中,事实婚姻是有影响的。如果前一个是法律婚姻,后一个是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形成的事实婚姻,同样构成重婚罪。所谓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是指周围的人都认为他们是夫妻关系,比如双方对外以夫妻相称、共同生育子女、共同购置房产等。例如,甲和乙登记结婚后,甲又和丙以夫妻名义长期共同生活,周围邻居都以为他们是夫妻,那么甲也构成重婚罪。 然而,有些情况是不构成重婚罪的。比如,因遭受自然灾害外流谋生而与他人结婚的;因配偶长期外出下落不明,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又与他人结婚的;被拐卖后再婚的等。这些情况由于有特殊的背景和原因,不能简单地认定为犯罪。因为这些行为人的主观恶性较小,且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的行为。 总之,区分重婚罪与非罪的界限,关键在于判断是否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结婚行为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要综合考虑法律婚姻和事实婚姻的情况,同时结合具体的案件背景和情节来准确认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