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期间财产怎么分割?


在法律上,同居关系和婚姻关系是不一样的,婚姻关系受法律保护,而同居关系相对来说,在财产分割等方面的规定有所不同。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同居期间财产的概念。同居期间财产是指男女双方在同居期间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这里的“共同所得”,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双方共同生活,这是形成共有关系的基础;二是双方共同劳动、经营或管理,这是产生共有关系的前提条件。比如,两人一起开店做生意赚的钱,或者一起出资购买的房产等,都属于同居期间可能涉及分割的财产。 对于同居期间财产的分割,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第10条规定,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时,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这里的“一般共有”,如果是双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如果没有约定,在能够证明是个人财产的情况下,归个人所有;不能证明是个人财产的,按照共有财产处理。 在实际分割时,通常会按照以下原则进行。一是照顾妇女、儿童的利益原则。如果同居期间有子女,在分割财产时会适当考虑子女的权益,保障子女的生活和教育等需求。二是考虑财产的实际情况和双方的过错程度。比如,如果一方在同居期间有重大过错,如出轨、家暴等,在分割财产时可能会少分。三是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原则。对于一些生产资料或者生活必需品,会根据双方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分配。例如,一方主要从事某种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生产设备可能会分配给该方。 分割财产的方式有多种。如果双方能够协商一致,可以按照协商的结果进行分割,这种方式比较灵活和高效,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判决。在诉讼过程中,双方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如财产的购买凭证、出资证明等,以证明财产的归属和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