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侵权时责任如何划分?


在法律中,被侵权时的责任划分是一个较为复杂但又十分关键的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相关的基本法律概念。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侵权行为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当出现被侵权的情况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形来判断责任归属。 在过错责任原则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意味着,如果侵权人存在故意或者过失的行为导致他人权益受损,那么侵权人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张三故意损坏李四的财物,张三就应当对李四的财物损失负责赔偿。 除了过错责任原则,还有无过错责任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六条等相关规定,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等。在这些情况下,无论侵权人是否有过错,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就需要承担责任。比如,某工厂排放有毒物质导致周边居民身体受到损害,即使工厂证明自己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过错,也需要对居民的损害承担责任。 另外,还有公平责任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六条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依照法律的规定由双方分担损失。例如,甲和乙在正常的体育活动中发生碰撞,导致甲受伤,双方都没有过错,此时可能会根据公平责任原则,由双方分担甲的医疗费用等损失。 在多人侵权的情况下,责任划分会更加复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条规定,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比如,在一群人向楼下扔东西的过程中,导致路人受伤,但无法确定具体是谁扔的东西砸伤了路人,那么这一群人就需要承担连带责任。 所以,被侵权时的责任划分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依据不同的法律原则和具体的法律条文来确定。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被侵权的情况,建议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