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中夫妻财产该怎么分配?
我刚结婚不久,最近在和伴侣讨论财产分配的事儿。我俩都有自己的收入和一些婚前财产,不太清楚在法律上,婚姻里的夫妻财产是怎么分配的。是婚前婚后都不一样吗?如果之后有什么变故,财产又会怎么划分?希望了解一下具体的分配方式和相关法律规定。
展开


在婚姻关系中,夫妻财产分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主要分为婚前财产和婚后财产两部分来处理。 首先是婚前财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简单来说,就是在结婚之前,你自己拥有的财产,比如房子、车子、存款等,这些财产的归属权只属于你个人,不会因为结婚就变成夫妻共同财产。举个例子,如果你在结婚前自己买了一套房子并付清了全款,那么这套房子就始终是你的个人财产,即使以后离婚,对方也不能要求分割这套房子。 其次是婚后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等,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比如夫妻双方婚后一起工作赚取的工资,一起投资做生意获得的收益等,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对于夫妻共同财产,一般是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例如,在一些离婚案件中,如果一方在婚姻中有过错,比如出轨、家暴等行为,法院在分割财产时可能会适当照顾无过错方,给无过错方多分一些财产。 此外,如果夫妻双方对财产分配有特别的约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只要这种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就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比如夫妻双方签订书面协议,约定婚后各自的工资收入归各自所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就按照协议来分配财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