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离婚才能让对方分不到财产?


要让对方在离婚时完全分不到财产是比较困难的,但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可以实现少分甚至不分财产。 首先,如果能证明对方存在法定过错行为,对方有可能少分或不分财产。比如重婚,就是有配偶者再与他人结婚;与他人同居,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实施家庭暴力,对家庭成员进行身体、精神等侵害;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九十二条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其次,明确界定和管理夫妻共同财产也很重要。要清楚哪些是共同财产、哪些是个人财产。比如一方的婚前财产,像结婚前自己买的房子、车子等;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像交通事故的伤残赔偿金;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像男士专用剃须刀、女士专用化妆品等,这些都属于个人财产,离婚时不参与分割。对于共同财产,要保留好相关证据,比如银行存款证明、房产购买合同等。 另外,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比如婚前双方做一份夫妻双方财产独立协议,表明各具体收入的归属,这样可以避免夫妻共同财产的争议 。 相关概念: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 法定过错行为:指法律明确规定的,在婚姻关系中属于过错的行为,会影响财产分割等。 财产约定:夫妻双方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及婚前财产的归属等进行的书面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