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医罪伤残鉴定该怎么做?


非法行医罪中的伤残鉴定,是确定因非法行医行为导致患者身体损害程度的重要环节,对于追究非法行医者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都具有关键作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确定是否“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等情节,就需要借助伤残鉴定的结果。此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也有关于医疗损害鉴定的一些程序性规定可供参考。 接下来是具体的鉴定流程。第一步是选择合适的鉴定机构。一般来说,可以委托具有法医临床鉴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这些机构是经过司法行政部门审核登记的,具备专业的鉴定能力和资质。你可以通过当地司法行政部门的官方网站查询合法的鉴定机构名单。 第二步是准备鉴定所需的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一是病历资料,这是最核心的材料,涵盖了患者在非法行医者处就诊的病历、检查报告、诊断证明等,这些材料能够反映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二是身份证明,比如身份证等,用于证明患者的身份信息;三是如果有其他与案件相关的证据,也可以一并提供,例如就诊时的缴费凭证、与非法行医者的沟通记录等,这些材料有助于鉴定机构全面了解案件情况。 第三步是提出鉴定申请。可以由患者本人、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在刑事诉讼中由司法机关提出申请。申请时,要向鉴定机构提交书面的鉴定申请书,并附上准备好的材料。鉴定机构在收到申请和材料后,会对其进行审查,如果材料齐全、符合要求,就会受理鉴定申请。 第四步是进行鉴定检查。鉴定机构会安排专业的鉴定人员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必要时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辅助检查,如影像学检查等。鉴定人员会根据检查结果,结合病历资料等,依据相关的鉴定标准进行综合评定。 第五步是等待鉴定结果。鉴定机构一般会在规定的时间内出具鉴定意见书。鉴定意见书会明确患者的伤残等级、损伤与非法行医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等重要内容。如果对鉴定结果有异议,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申请重新鉴定。 总之,非法行医罪的伤残鉴定是一个严谨的法律程序,需要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合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