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持股东去世后如何拿回股权?


在代持股东去世后拿回股权,需要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股权代持的概念。股权代持,简单来说,就是实际出资人(也就是真正拥有股权权益的人)和代持人达成约定,由代持人在公司的股东名册等文件上登记为股东,但实际的投资收益等权益归实际出资人所有。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如果实际出资人和代持股东之间签订了股权代持协议,那么该协议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是有效的。实际出资人可以依据这份协议主张自己对股权的权益。 当代持股东去世后,第一步要做的是确认代持协议的有效性和内容。查看协议中是否有关于代持股东去世后股权处理的相关约定。如果有明确约定,就按照约定执行。 接下来,需要处理代持股东的遗产继承问题。因为代持股东在公司登记为股东,其名下的股权在形式上会作为遗产进行分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相关规定,代持股东的法定继承人会继承其名下的财产权益,包括登记在其名下的股权。此时,实际出资人要及时向代持股东的法定继承人披露股权代持的情况,并出示股权代持协议等相关证据,证明自己才是股权的实际所有人。 如果代持股东的法定继承人对股权代持事实没有异议,那么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由法定继承人协助实际出资人办理股权变更登记手续。将股权从代持股东名下变更到实际出资人名下。在办理股权变更登记时,需要准备好相关的文件,如股权代持协议、身份证明、股东会决议等,并按照公司登记机关的要求进行操作。 然而,如果代持股东的法定继承人对股权代持事实存在争议,不认可实际出资人的权益,那么实际出资人就需要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自己对股权的所有权。在诉讼过程中,实际出资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股权代持关系的存在,比如股权代持协议、出资凭证、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相关证据等。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和判决。如果法院判决实际出资人胜诉,那么可以凭借法院的生效判决到公司登记机关办理股权变更登记手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