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罪如何求法官判缓刑呢


在有漏罪的情况下,要让法官判缓刑确实有一定难度,但也并非毫无可能。首先,咱们要明白缓刑是一种刑事司法制度,就是对那些被证实犯了罪、需要接受刑罚制裁的被告人,先宣告定罪,但暂时不执行所判刑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对于漏罪的情况,如果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漏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应当撤销缓刑,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但如果不是在缓刑考验期内,而是刑罚执行完毕之前发现漏罪,要争取缓刑,就要看是否符合上述缓刑的一般条件。 具体来说,犯罪情节方面,漏罪的情节得比较轻,不能是性质恶劣、危害严重的犯罪。真心悔过很关键,要让法官看到你对之前没交代的罪行感到后悔,并且通过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主动坦白交代等行为来体现。向法官证明自己暂时不会再犯事了,比如可以提供自己有稳定的生活来源、良好的社会关系等证据,说明自己有能力约束自己不再犯罪。还有,要表明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例如可以请社区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倘若在案件侦破过程中,犯罪事实暴露遗漏之后,再次判处缓刑的可能性将相对降低。原因在于,遗漏的犯罪行为揭示了犯罪嫌疑人未能全面、真实地承认其所犯罪行,从而显现出较大的主观恶意及社会危害性。最终能否判缓刑,还是要由法院依据具体案情,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定。 相关概念: 漏罪:就是指在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之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没有判决的罪行。 缓刑: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罪犯,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刑罚的制度。 数罪并罚:对一人所犯数罪进行合并处罚的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