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拆迁空白协议后怎么办理房产证?


在探讨签了拆迁空白协议后如何办理房产证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拆迁空白协议和房产证的基本概念。拆迁空白协议,简单来说,就是在签订协议时,协议上的一些关键内容,比如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安置地点等是空白的,没有填写具体信息。而房产证是购房者通过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权,可依法对所购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证件。 从法律层面来看,签了拆迁空白协议会给办理房产证带来诸多复杂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如果空白协议存在一方欺诈另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的情形,那么该协议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因为在空白协议中,很多关键内容缺失,这可能导致双方对于协议内容的理解和履行产生争议,而这种争议会直接影响到后续房产证的办理。 办理房产证一般遵循以下基本流程:第一步是初始登记,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商品房交付使用之日起60日内,将其需要办理房屋权属登记的资料报送房屋所在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这里依据的是《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对于拆迁安置房来说,开发商或者相关部门也需要完成类似的初始登记工作。 第二步是填写申请表,申请表填写之后需要开发商签字盖章。这一步是为了确保开发商认可房屋的相关信息,也是办理房产证的必要环节。 第三步是拿测绘图(表),由于测绘表是登记部门确定房产证上标注面积的重要依据,因此是必需的材料之一。 第四步是领取相关文件,在前面询问相关部门时,一定要明确需要领取哪些必要的申请文件,一次齐全。这些文件可能包括购房合同、房屋结算单、大房产证复印件等。填写好的申请表需要请开发商审核并盖章。 第五步是缴纳公共维修基金、契税,公共维修基金一般由房产所在地区的小区办收取,部分城市已经开始由银行代收公共维修基金,缴纳的方法可以询问开发商的办事人员。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小区办收取还是银行代收,都必须保留好缴纳凭证,这两笔款项的缴纳凭证是办理房产证的必需文件,一旦遗失会影响获得房产证。 第六步是提交申请材料,材料主要包括盖章的申请表、房屋买卖合同、签订预售合同的买卖双方关于房号、房屋实测面积和房价结算的确认书、测绘表、房屋登记表、分户平面图两份、专项维修资金专用收据、契税完税或减免税凭证、购房者身份证明(复印件核对原件)、房屋共有的提交共有协议、银行的提前还贷证明等。 第七步是按照规定时间领取房产证,一定要保存好管理部门给的领取证书的通知书,并按照上面通知的时间领取房产证。 然而,当涉及到拆迁空白协议时,在办理房产证的过程中会面临特殊的挑战。如果空白协议被认定无效,那么可能需要重新与拆迁方就拆迁补偿和安置等事宜进行协商,重新签订合法有效的协议。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留与拆迁相关的各种证据,比如拆迁公告、与拆迁方的沟通记录等,以便在需要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协议无效,并按照合法合理的标准进行补偿和安置,然后再按照正常流程办理房产证。 总之,签了拆迁空白协议后办理房产证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谨慎处理每一个环节,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