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世了欠的债要如何处理?


人去世后,所欠债务的处理方式如下: 首先,如果该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另一方应当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简单来说,就是如果这笔债是夫妻一起欠的,或者是一方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欠的,那么另一方有义务偿还。 其次,如果是其个人债务,就要看其是否留有遗产。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如果有遗产,且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那么继承人要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一条 )。打个比方,去世的人留下了价值10万元的遗产,而他欠了8万元债务,那么继承人在继承这10万元遗产时,就要用这部分遗产来偿还8万元债务。要是继承人放弃继承,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就可以不负清偿责任。 另外,如果既有法定继承又有遗嘱继承、遗赠的,由法定继承人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超过法定继承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由遗嘱继承人和受遗赠人按比例以所得遗产清偿(《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三条 )。同时,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二条 )。 总之,人去世后债务并不当然消灭,要依据债务性质、是否有遗产以及继承情况等来确定如何处理。 相关概念: 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遗产: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法定继承: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和遗产分配原则进行的继承。 遗嘱继承:按照被继承人所立的合法有效的遗嘱而承受其遗产的继承方式。 遗赠: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予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