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离婚该如何办理?


诉讼离婚,简单来说,就是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请求,由法院来判决是否准予离婚以及处理相关问题。 首先是起诉阶段。要写一份民事诉状,在诉状里写明原告、被告的基本信息,像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和住所地等。还要明确诉讼请求,比如是否请求离婚,小孩的抚养问题怎么解决,财产如何依法分割等。同时,要阐述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小孩以及离婚的原因,最后要亲笔签名。写好诉状后,到住所地所在基层法院(区或县法院)起诉,在立案庭办理立案手续。 接着是立案阶段。立案时要递交民事诉状2份、结婚证、夫妻两人的身份证(至少带上自己的)、小孩的户口或出生证原件。要是涉及财产分割,还得向法院提供相关财产证明,像房产证、机动车行驶证等。证据需要交2套复印件,法院案卷留一份,发给对方一份。立案庭审查通过后,需要缴费,缴费完成把票据与材料交给法院立案庭,然后回家等通知。 然后是接到传票后的阶段。另一方接到法院传票后,首先要找另一半沟通协商;要是对方故意消失或者不接电话,那就委托律师向法院询问具体案件情况,看看对方有没有申请查封房产、银行存款、公司股权等,以便及时应对。根据法院程序规定,接到传票后有15天的举证期限,如果需要调取证据,要在15天内申请,逾期举证可能不被采纳。开庭时,一般流程是原告举证,被告质证,被告举证,原告质证,接着双方发表答辩意见,互相提问,法院还会进行调解等。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起诉的相关事宜有明确规定。第一百二十条指出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有困难的,也能口头起诉,由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原告、被告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等事项。 相关概念: 民事诉状:就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提交的书面材料,用来表明自己的诉求和相关事实理由。 举证期限:是法院规定的当事人向法院提供证据的时间限制,在这个期限内提供的证据才可能被法院接受和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