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没有监控该如何处理?


如果肇事逃逸没有监控,不要慌张,以下是具体的应对办法和法律依据。 首先,要立即报警。《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报警时要详细向警方陈述事故发生的经过以及肇事车辆逃逸的事实。 其次,尽可能搜集可用信息。比如肇事车辆的型号、外观颜色、车牌号、独特标识等。要是有目击证人,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获取他们的联系方式,因为目击者提供的信息对警方破案至关重要。 然后,要积极收集现场证据。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保持事故现场原状。可以拍照记录事故现场的全貌、车辆的受损状况、轮胎的痕迹、碎片的分布等重要细节。同时,留意现场是否有掉落的汽车零部件、刮擦的车漆碎片等实物证据。 另外,积极查找其他监控录像。虽然事故发生地没有监控,但周边的商业单位、居民区或者其他公用设施可能设有监控摄像机,警方会尝试调用这些视频记录来辅助调查。而且警方还可能利用先进的车牌识别系统、交通监控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以及手机定位数据等科技手段追踪肇事车辆行踪。 最后,如果警方一时无法找到肇事司机,受害者有权请求交警部门开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这份认定书在后续的保险理赔或者法律诉讼中都起着关键作用。 相关概念: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对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作出的具体认定文书 。 肇事逃逸: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的行为。 车牌识别系统:利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对车辆牌照进行快速、准确的识别的技术系统 。 交通监控网络:由分布在道路各个位置的监控设备组成的网络,用于实时监测道路交通情况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