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劳动纠纷后该如何处理?
我和公司因为工资发放问题产生了纠纷,公司少发了我一部分工资,还说这是合理扣除。我不认同,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想了解发生劳动纠纷后具体的处理方式和流程,以及我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怎样做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当发生劳动纠纷后,可按以下步骤和方式处理。首先,协商是解决劳动纠纷的第一步。协商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沟通,尝试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这是最直接、最简便的方式,双方可以面对面交流,把各自的想法和诉求说清楚,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这说明协商是法律认可的解决劳动纠纷的途径之一。如果协商不成,就可以考虑申请调解。调解是由第三方介入,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和双方自愿的基础上,通过说服引导,促使双方在相互谅解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这个第三方可以是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条对可以担任调解的组织进行了明确规定。若调解也没有成功,那么就可以申请仲裁。仲裁是一种比较正式的解决方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对争议进行裁决。申请仲裁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最后,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作出最终的判决。需要注意的是,劳动纠纷一般需要先经过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才能向法院起诉,这就是所谓的“仲裁前置”原则。在处理劳动纠纷的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相关的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这些证据对于维护自己的权益非常重要。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疫情下信用卡逾期3个月且无力偿还,该如何妥善处理呢?
网络诈骗4000元会判几年刑?
子女可以干涉父母离婚吗
医患纠纷处理需要多久时间?
个人是否可以做外贸出口?
不动产确权登记不确权会影响办房产证吗?
取保候审期间可以开自己的车吗?
利润分配环节存在哪些风险?
出租产权在租赁期间是否有效?
有医保挂号费是否需要自费?
最近商标用字是否存在侵权情况?
注册个体户是否有年龄限制?
拆迁评估公司需要具备什么资质?
离婚的财产效力是怎样的?
回迁房算安置房吗?
注册费和商标费有什么区别?
怎样解决股权转让产生的纠纷?
拆迁安置房补偿协议书约定的补偿是一套房产吗?
法律对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是怎样规定的?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