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意定监护如何办理?同性意定监护协议范本是怎样的?


同性意定监护是指同性之间,在一方可能出现无法自理或丧失部分民事行为能力等情况下,对监护事务进行事先约定安排。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三条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这说明同性之间办理意定监护,双方都得是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办理流程如下: 第一步,在被监护人尚具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自主选定监护人,双方基于自愿、平等的原则达成监护意向。 第二步,监护人和被监护人签订意定监护协议。协议中要详细明确监护的具体事宜、监护人的职责、监护的条件等关键要素。例如要明确监护人在医疗决策、财务管理、居住安排等方面的权限。像医疗决策方面,要写清楚监护人在紧急医疗情况下,是否有权代表被监护人作出医疗决定,包括选择医疗机构、决定治疗方案等;财务管理方面,要规定监护人能否管理被监护人的银行账户、支付账单等。 第三步,双方去公证机关办理公证。监护公证具有法定的专属管辖权,一般由当事人户籍所在地或常驻地归属的公证机构管辖,涉及监护协议公证事宜,也可在协议签订地的相关公证机关办理。办理公证时,当事人必须亲自前往具备管辖权的公证机构提交申请,按要求填写公证申请表格。需要注意的是,监护协议内不能包含不利于被监护者正常成长的条款,否则无法获得公证批准。 关于同性意定监护协议范本,大致内容如下: 协议背景部分要说明签订协议的原因和目的。 主体部分明确双方身份信息,即监护人和被监护人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 接着详细阐述监护权限,如前面提到的医疗、财务、居住等方面的具体权限范围。 然后是监护人的义务,比如要尊重被监护人在协议中表达的意愿,保护其权益,定期报告被监护人的状况等。 最后是协议生效条件,一般是自被监护人无法自理生活的日期起生效,直至其能够自主处理个人事务为止,同时也要约定好协议变更与撤销的条件等。 总之,同性办理意定监护,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相关程序进行,确保协议内容合法、合理、清晰,以保障双方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