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不执行判决该怎么处理,什么时候开庭呢?
我遇到个事儿,有人明明有能力执行法院判决,却就是拖着不执行。我已经申请强制执行了,想知道这种拒不执行判决的情况法律上会怎么处理,还有一般从申请到开庭得多久啊,心里没底,想了解下。
展开


当出现拒不执行判决的情况时,法律上会有相应的处理措施。首先,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法院已经做出了生效的判决或裁定,当事人有能力去履行相关义务,但却故意不履行,并且达到了情节严重的程度,就可能构成此罪。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关于开庭时间,这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通常在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会先进行审查,看是否符合强制执行的条件。如果符合,会采取一系列的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财产等。只有在经过一定的执行程序后,发现被执行人存在拒不执行判决的犯罪嫌疑时,才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之后进入刑事诉讼程序。 从申请强制执行到最终开庭,时间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案件的复杂程度、法院的案件量等。一般来说,简单的案件可能几个月内就会开庭,而复杂的案件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不过,法律也规定了各个诉讼阶段的大致期限,以保障司法程序的顺利进行。例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阶段一般不得超过两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一般是一个月,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