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诈骗一般会怎么处理?


涉嫌诈骗的处理方式,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有所区别,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一、自首及从轻减轻情节** 如果意识到自身涉嫌实施诈骗犯罪,应尽快前往最近的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如实陈述相关案件事实,积极协助办案机构做好追回赃款、赔偿损失等工作。我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二、根据诈骗金额及情节量刑** 1. **数额较大**: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般来说,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 2. **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通常认定为“数额巨大”。其他严重情节可能包括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等特定款物的;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等。 3. **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的,一般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比如诈骗数额接近“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且具有特定严重情形,如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等。 **三、特殊情况的处理** 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三角诈骗这种特殊情况,即受骗人(财产处分人)与受害人并非为同一个人。对于这种情况,同样会根据诈骗行为所涉及的金额规模以及犯罪情节的恶劣程度,按照上述量刑标准进行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