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我主责对方次责该如何处理?


在交通事故中,如果您被认定为主责,对方为次责,后续的处理主要涉及赔偿责任划分和保险理赔等方面。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赔偿责任划分的概念。赔偿责任划分就是根据事故双方在事故中的责任大小,来确定各自需要承担的赔偿比例。一般来说,主要责任意味着承担相对较多的赔偿份额,次要责任则承担相对较少的份额。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主责方通常承担70% - 80%的赔偿责任,次责方承担20% - 30%的赔偿责任。例如,如果事故造成的总损失是10万元,按照主责承担70%的比例,您就需要承担7万元的赔偿责任,对方承担3万元。 对于赔偿范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三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先由承保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人在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予以赔偿;仍然不足或者没有投保机动车商业保险的,由侵权人赔偿。也就是说,先由交强险进行赔偿,交强险有一定的赔偿限额。比如,在有责任的情况下,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为18万元,医疗费用赔偿限额为1.8万元,财产损失赔偿限额为2000元。如果交强险赔偿后还有剩余损失,就看您和对方是否购买了商业险。若购买了商业险,由商业险按照责任比例进行赔偿。要是没有商业险或者商业险赔偿后仍有不足,那么就由您和对方按照责任比例自行承担剩余的赔偿金额。 在保险理赔方面,您需要及时向自己的保险公司报案,提供相关的事故证明、医疗费用清单(如果有人受伤)、车辆维修发票等资料。保险公司会根据您提供的资料和保险合同的约定进行审核和理赔。同时,您也要配合对方处理其保险理赔事宜。 如果双方对于赔偿金额、责任划分等问题存在争议,无法协商解决,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