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账簿当年没计提该怎么处理?


在解答营业账簿当年没计提如何处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营业账簿的概念。营业账簿是指单位或者个人记载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会计核算账簿。按照相关规定,营业账簿需要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印花税的计提和缴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的规定,应税营业账簿的计税依据,为账簿记载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已缴纳印花税的营业账簿,以后年度记载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比已缴纳印花税的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合计金额增加的,按照增加部分计算应纳税额。 如果当年营业账簿没计提,首先不用过于惊慌。可以采取以下步骤来处理。第一步是及时补计提。在发现没计提后,尽快按照规定计算出应计提的金额,补充进行会计处理。比如根据营业账簿记载的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合计金额,按照适用税率算出应缴纳的印花税,然后进行相应的账务记录。 第二步是及时补缴税款。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到税务机关补缴营业账簿未计提部分对应的印花税。在补缴时,需要填写相关的纳税申报表,如实申报补缴的金额。 第三步,可能会涉及滞纳金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也就是说,从应该计提但未计提的时间开始计算,到实际补缴税款之日,按每日万分之五的比例加收滞纳金。 此外,税务机关可能会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一定的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不过,如果公司是因为疏忽等非主观故意原因导致未计提,且在发现后及时主动补缴,一般来说处罚会相对较轻。 总之,营业账簿当年没计提,应尽快补计提、补缴税款,同时准备好可能要缴纳的滞纳金,并且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检查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