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尾款未履行该如何处理?


当遇到合同纠纷中尾款未履行的情况,首先要明白,未按照约定支付尾款的行为属于违约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意味着您作为守约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支付尾款,并对因违约行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在处理方式上,您可以先尝试和对方协商,心平气和地沟通,说明合同约定以及对方不支付尾款带来的后果,看能否促使对方履行支付义务。若协商不成,还可以寻求第三方调解机构的帮助,在中立第三方的主持下,分清是非,明确责任,争取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 要是调解也无法解决问题,而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那么您可以依据仲裁协议,向约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具有专业性、高效性等特点。需要注意的是,申请仲裁应当符合有仲裁协议、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及理由、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这些条件。 如果没有仲裁约定,那么您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起诉前,要准备好民事诉讼状,并收集整理好相关的证据材料,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合同纠纷原则上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但双方也可以书面协议选择。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 此外,在必要时,您还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只要您的请求符合法定条件,法院会根据您的申请向对方发出支付令,要求其在规定的期限内支付尾款。 相关概念: 支付令:是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督促程序,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向债务人发出的限期履行给付金钱或有价证券的法律文书。 诉讼时效:是权利人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解决争议,保护其权益而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法定期限。法律规定诉讼时效的目的,在于促使当事人尽早行使权利,尽快解决当事人间的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