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诈骗罪的帮助犯要如何认定?

我有个朋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帮了别人一些忙,后来才知道那人在实施诈骗。我想了解下,如果一个人在某些行为上可能对诈骗行为起到了辅助作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这个人是不是诈骗罪的帮助犯呢?具体要从哪些方面判断?
展开 view-more
  • #诈骗帮助犯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法律上,诈骗罪的帮助犯指的是在他人实施诈骗犯罪的过程中,为其提供各种帮助行为,使得诈骗行为能够更容易得逞或者造成更严重后果的人。不过,判断一个人是否属于诈骗罪的帮助犯,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情况。 首先,从主观方面来看,帮助犯需要具有故意。这里的故意意味着,行为人明知他人在实施诈骗行为,还希望或者放任自己的帮助行为能够促成诈骗结果的发生。如果只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提供了帮助,那就不构成帮助犯。举个例子,如果张三只是帮李四传递了一份文件,却不知道文件内容与诈骗有关,张三就没有诈骗的故意,不构成帮助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其次,客观方面要有帮助行为。帮助行为的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像提供作案工具、资金等;也可以是提供精神上的帮助,比如出谋划策、撑腰打气等。只要这些行为对诈骗行为起到了促进作用,就可能被认定为帮助行为。例如,王五为诈骗分子提供了诈骗用的手机卡,这就是一种物质帮助行为。 最后,帮助行为与诈骗结果之间要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因为有了帮助行为,才使得诈骗行为更容易成功或者造成了更严重的后果。如果帮助行为和诈骗结果之间没有这种因果联系,也不能认定为帮助犯。比如,赵六给诈骗分子提供了一个没有用在诈骗上的方案,这个方案与最终的诈骗结果没有因果关系,赵六就不构成帮助犯。 总之,认定诈骗罪的帮助犯需要综合考虑主观故意、客观帮助行为以及因果关系等多方面因素,依据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