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诈骗逃逸该如何认定?

我之前遇到一个人,说能帮我办工作,收了我一大笔钱后就消失了。我去报警,警方也在找他。我不太清楚这种情况算不算是诈骗逃逸,想知道在法律上诈骗逃逸是怎么认定的,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呢?
展开 view-more
  • #诈骗逃逸
  • #诈骗罪认定
  • #法律认定
  • #诈骗行为
  • #逃逸情节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诈骗逃逸的认定涉及多个方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这意味着犯罪人主观上有骗取他人钱财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欺骗行为。 对于诈骗逃逸的认定,在行为人构成诈骗罪的基础上,还要看其是否有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当诈骗行为发生后,犯罪嫌疑人有意躲避司法机关的侦查、追捕,如更换联系方式、藏匿行踪等,就可以认定为有逃逸情节。这是因为逃逸行为体现了犯罪嫌疑人试图逃脱法律制裁的主观故意。 从司法实践来看,判断是否为诈骗逃逸时,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犯罪嫌疑人在诈骗行为完成后,是否立即离开作案地,是否有销毁证据、转移赃款等行为。同时,还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包括诈骗的手段、金额大小、被害人的报案时间等。如果诈骗金额达到了当地规定的数额较大标准,且犯罪嫌疑人有明显的逃避行为,那么认定为诈骗逃逸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总之,认定诈骗逃逸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结合具体案件事实,从主观和客观多个角度进行综合判断。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