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如何认定诈骗罪?

我最近遇到一件事,有人以帮忙办事为由拿走我一笔钱,现在事没办成钱也不还。我怀疑自己遭遇诈骗,但不确定能不能认定对方是诈骗罪。想了解认定诈骗罪都需要看哪些方面,是只要骗了钱就算,还是有其他条件呢?
展开 view-more
  • #诈骗认定
  • #犯罪构成
  • #诈骗标准
  • #法律责任
  • #刑法知识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认定诈骗罪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看。首先,从犯罪客体来说,诈骗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简单讲,就是骗子骗的得是国家、集体或者个人合法拥有的财物,不是去骗其他非法利益,而且一般不包括金融机构的贷款。比如,骗子骗走你个人合法积攒的钱财,就涉及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 其次,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行为有两种形式,一是虚构事实,就是编造不存在的事情,像说自己有特殊关系能帮你孩子进名校;二是隐瞒真相,比如卖二手车故意不说出过重大事故。而且这个欺诈行为得让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基于这个错误认识对方做出财产处分,最后骗子获得财产,导致被害人财产受损。并且,根据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 再者,犯罪主体上,诈骗罪是一般主体,只要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就能构成。也就是说,不是未成年人或者精神有问题不具备责任能力的人,都可能构成诈骗罪。 然后,主观方面,犯罪人必须是直接故意,并且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就是说他从一开始就是想把你的钱据为己有,不是暂时借用之类的想法。 关于数额标准,不同地区规定不同,一般来说,达到3000元以上可能构成犯罪。 法律依据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相关概念: 直接故意: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非法占有目的:就是想将他人财物归自己所有,不打算归还或支付合理对价。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