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民法典中无行为能力人如何鉴定?

我家里有位老人,最近感觉他精神状态不太好,行为也有些反常,我们怀疑他可能丧失了行为能力。但我们不清楚在民法典的规定下,该怎么去鉴定他是不是无行为能力人,具体有哪些流程和要求呢?
展开 view-more
  • #无行为能力人鉴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民法典中,无行为能力人主要是指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自然人。通俗来讲,就是这个人没办法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四条规定,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这里的利害关系人,通常包括近亲属,比如配偶、父母、子女等,他们和被鉴定人的利益紧密相关。有关组织则涵盖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鉴定的流程一般是这样的。首先,由利害关系人或有关组织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受理申请后,通常会指定专业的鉴定机构对被申请人进行鉴定。这个鉴定过程会综合多方面因素,比如被申请人的精神状态、认知能力等。鉴定机构会依据专业的医学知识和评估标准来判断被申请人是否属于无行为能力人。等鉴定结果出来后,法院会根据鉴定结论作出相应的判决。如果被认定为无行为能力人,那么就要为其指定监护人,由监护人来代理他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保护他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