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再次肇事逃逸该如何认定?

我朋友之前有过肇事逃逸的经历,最近又出了事,他当时离开了现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他这是不是再次肇事逃逸。我想了解下,再次肇事逃逸具体是怎么认定的呢?
展开 view-more
  • #肇事逃逸
  • #交通肇事
  • #逃逸认定
  • #法律责任
  • #刑事处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再次肇事逃逸的认定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判断,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存在前科犯罪。即此前有过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并且该行为已经被法律证实和记录。例如,之前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责任而逃离现场,经交警认定并记录在案。 其次,发生新肇事事件。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再次发生符合交通肇事标准的事故。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交通肇事一般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比如,因闯红灯、超速等违法行为导致他人受伤或财产损失达到一定程度的交通事故。 再者,出现逃逸行为。在新的事故发生后,肇事者选择离开现场以躲避法律责任。逃逸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直接驾车或弃车离开现场;或者在交警到来之前偷偷溜走;甚至编造谎言欺骗警察等。 然后,需要判断是否为故意逃避。这要看肇事者的主观心态,是否具有故意逃避责任的意图。即使第一次逃逸后又回到现场,但如果第二次发生事故后仍然选择逃跑,那么通常可以认定为故意逃避责任。 最后,要有证据确凿。认定再次肇事逃逸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常见的证据包括现场勘察结果、事故现场的录像、目击者的证词以及肇事者自己的口供等。 根据《刑法》第133条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肇事后逃逸的,属法定的加重情节,伤者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可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再次肇事逃逸表明肇事者并未吸取教训,对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长期威胁,因此在判刑时,会根据其前科情况给予更严厉的惩罚。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