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受贿罪的及时退交该如何认定?

我亲戚在工作中收了别人送的一笔钱,后来他心里害怕,就想把钱退回去。我们也不太懂法律,就想知道在法律上,像这种收了钱之后及时退交的情况,到底怎么认定才算是‘及时’呢?这对他的情况会不会有影响?
展开 view-more
  • #受贿罪认定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受贿罪的及时退交认定问题,在司法实践和法律规定中有着明确的考量。下面我们逐步来了解相关内容。 首先,什么是受贿罪呢?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这里的利用职务便利,就是指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比如负责审批项目的工作人员,利用审批的权力为他人办事并收取财物。 对于及时退交的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九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财物后及时退还或者上交的,不是受贿。那么,怎样才算‘及时’呢?‘及时’强调的是时间上的紧迫性和主动性。 一般来说,如果国家工作人员主观上没有受贿的故意,在收受财物后,马上意识到该行为的违法性,并且在合理的时间内退还或者上交财物,就可以认定为‘及时’。例如,有的国家工作人员在收下财物后,当天或者次日就退还了,这种情况通常会被认定为及时退交。 另外,如果因为客观原因,比如无法联系到行贿人等,导致不能立即退还,但在障碍消除后马上退还或者上交的,也可能被认定为及时。比如行贿人送完钱后就出国了,国家工作人员一直无法将钱退还,等行贿人回国后第一时间就把钱还了,这种情况也符合及时退交的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国家工作人员在收受财物后,已经为他人谋取了不正当利益,并且长时间未退还或者上交财物,之后因为自身或者与其受贿有关联的人、事被查处,为了掩饰犯罪而退还或者上交的,就不能认定为及时退交,依然会以受贿罪论处。 在司法实践中,认定是否属于及时退交,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退还财物的时间、原因、方式等。国家工作人员及其家属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应及时咨询专业法律人士,积极配合调查,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这也提醒国家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廉洁奉公,避免陷入违法犯罪的风险。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