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破产和解制度该如何完善?
破产和解制度是当债务人出现破产原因时,为避免破产清算,与债权人会议达成和解协议,按照协议调整债务关系,使企业复苏的法律制度。它的目的在于拯救企业,避免破产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
目前,我国破产和解制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适用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企业法人,对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的适用规定不足。这使得很多个体工商户、合伙企业等在面临债务困境时,难以通过破产和解来解决问题。而且,和解程序启动的条件和程序不够明确和灵活,限制了一些有和解可能的企业及时进入和解程序。此外,债权人会议的表决机制也存在一定缺陷,可能导致部分债权人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为完善我国破产和解制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在适用范围上,应扩大到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根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精神,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将其纳入破产和解范围,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比如个体工商户,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陷入债务危机,赋予其破产和解的权利,有助于其重新规划经营,偿还债务。
在程序设计方面,要简化和解程序,提高效率。现行的破产和解程序较为繁琐,耗费时间和成本。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建立快速和解程序,对于一些债权债务关系明确、争议较小的案件,缩短和解时间,降低和解成本。同时,明 确和解程序启动的条件和标准,增强可操作性。例如,规定当企业出现暂时的资金周转困难,但具有一定的经营前景和偿债能力时,就可以启动和解程序。
对于债权人权益保障,要优化债权人会议的表决机制。可以根据债权的性质和比例进行分类表决,确保不同类型债权人的利益都能得到充分考虑。同时,加强对和解协议执行的监督,赋予债权人更多的监督权利。如果债务人违反和解协议,债权人可以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企业破产法》中对债权人会议的职权和程序有相关规定,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此外,还应加强法院在破产和解中的作用。法院要积极引导和监督和解程序的进行,确保和解协议的公平、公正、合法。对于和解协议的审查,要严格把关,既要考虑债务人的实际情况,也要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总之,完善我国破产和解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更好地保障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试用期怀孕,单位有权辞退吗?
婚后父母给女儿买房是个人财产吗?
犯了单位行贿罪会受到怎样的处罚,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房屋产权置换中权益是如何转移的?
离婚时需要补偿女方什么?
货车肇事逃逸后主动自首会怎么处理?
孩子交社保需要什么手续?
未足额发放工资是否可以被迫离职?
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归属是怎样规定的?
异地就医备案参保地指的是哪里?
个人代人开工资普票要交几个点税?
晚上开车没开灯会被扣分吗?
老宅基地拆掉后土地归谁所有?
离婚时陪嫁钱怎么判?
故意伤害后逃跑会有什么后果?
养老金重新核算指的是什么时间?
证明犯罪嫌疑人立功需要什么手续?
劳动争议发生后应当如何解决?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