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刑事责任该如何追究?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的刑事责任追究,需要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来确定,相关分析如下: 从犯罪主体来看,此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中的主管人员,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因为这些人员在土地管理和审批过程中承担着特定的职责和权力,他们的违规行为会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国家、集体利益产生严重影响。 关于量刑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土地管理法规,滥用职权,非法批准征收、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存在两种不同程度的量刑情况: -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里的“情节严重”,在司法实践中通常包括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数量较大等情形。例如,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十亩以上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三十亩以上的;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其他土地五十亩以上的等情况。 - 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比如,造成基本农田五亩以上或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者严重污染等情形。 此外,如果非法占用土地建房,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